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5的文章

夢想的到就做得到【從零經驗到熱氣球起飛的故事】分享系列-找台東獨有讓旅客買單的產品

圖片
  台東的天空藍得如此清澈 當年在海內外旅展行銷台東觀光資源時,我總喜歡引用余光中的詩集《台東》來介紹它。台東是台灣人口最少、面積最廣的縣市,原住民、客家、閩南三大文化族群各占三分之一,擁有長達 170 公里的海岸線,還有綠島與蘭嶼兩顆海上珍珠;高山中嘉明湖也是山友最愛的百岳之一。 儘管報紙曾因交通不便最晚到達,但隨科技迅速發展,報紙購買早已改變時空背景。台東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包括無數金曲獎得主和運動健將。雖然我口中讚美台東的種種優勢,但心知肚明,縱使這些元素再麗質天生, 對觀光客來說,「你的美對我而言沒有急迫性」 ,尤其是高昂的交通成本(時間與經費)與觀光成本,使這些優勢無法轉化為行動動機。 再加上隔壁花蓮有無可替代的太魯閣峽谷景點,當年「路過不留台東」幾乎成為遊客的常態。如何找到台東獨有且遊客願意買單的觀光價值,成為翻轉台東觀光的重要起心動念。 只是在台灣現今,想要追求永續發展並不容易,大家都習慣在最短時間內舉辦煙火式的短線活動。我常說:「錢能做到的事就是不難。」或許該感謝台東資源有限,無法靠財力誇耀。回顧那五年,我們始終在財務精打細算中,努力尋找台東的與眾不同,而熱氣球在台東,就是其中之一的成果。 回首當年的照片會發現,天空如此的純淨,熱氣球相映更是如此的單純美麗。 2012年熱氣球真正元年,第一次台灣自有熱氣球在台灣是台灣的天空自由飛翔

台鐵票價調漲-以同理心「將心比心」

圖片
荷蘭庫肯霍夫鬱金香節 這幾天的民生新聞就是「火車票價調漲」,搭車常客很有感,但台鐵近三十年沒漲價是事實。只是若想一次漲足彌補缺口也別太樂觀;因為在萬物齊漲之下能省則省,今晚從車站走回的路上就聽到店家在電話中教對方如何火車轉客運,也就是說「所有的狀況都沙盤推演全盤掌握、都盤算過了嗎?」、別以為今天董事長說「少2成客人多4成收入」就是結果,畢竟才2天就下定論未免言之過早。 我今天必須以使用者臨櫃主因是試了2天好不容易訂到最快的票到台中,雖然一趟就近千元、來回就將近二千元,花東居民交通選擇性不高,又不想過中橫,搭火車不得不然,但怎麼樣也想搶搶一天只有兩班的4.5小時快車;其他都是近6個鐘頭我可不想如此。好不容易分2次搶到2張票,今天已經是48小時的付費期限,但在「新制」下問題就來了… 第一張票以我「黃金會員」不必加入會員而直接網路APP購票等出發當日再臨櫃取票還行,但是第二張呢?以前是網路購票分票給家人,而今會員點數如何轉移呢?腦中有幾個問題「家人無法用我的訂位代號以他會員身分購票?但他真得是U花蓮人」「我一個人可以以會員身分為家人買票而點數會加倍嗎?」「若此,家人分開訂位買票,難不成花東人都得上車換座位?」更不用說花東交通不便若「換票得臨櫃」這些問號「?」拜家距車站近之地利,我決定去車站弄懂,有的找到答案、有的連櫃台票務人員也答不出來。 弄懂的是「跟家人代號相同輸入實名制可以累加倍點不必擔心」、「換票還是要臨櫃不能如一般人線上換票」;不懂的是「換票臨櫃是否可以依然加倍點」?花東如此不便,退換票只有臨櫃一途,有可能優化嗎? 以上是弄懂但不代表「友善」服務!花東居民不完全住在車站附近,以目前28天前可訂票、48小時內要付費,中間光退換票得臨櫃不可線上換票這項就折騰許多人,南橫或東海岸居民更辛苦,第一次購票若不換票赴超商取票或先網路付費搭車前臨櫃取票;重點就在退換票的不便。 今晚跟櫃台票務人員的對話是「加倍點數既然決定」,新政策開始就要記下一線人員所遇到的反饋優化,當年熱氣球活動為何要天天開工作會議,就是因為新活動一定有許多未周全之處,工作檢討可以快速修正;我不知道台鐵是否在這幾天有此機制,若沒有,前幾天旅客可諒解一線人員無法回答,過一段時間若還如此,就別怪乘客口氣不佳了。 多年前到荷蘭庫肯霍夫參觀一年一度的鬱金香節,我特別稱讚入口沒有直接收費而大排長龍;而是出場收費,因為旅...

夢想的到就做得到【從零經驗到熱氣球起飛的故事】分享系列-第一桶金不是為了熱氣球,但卻是「練兵」的意外收穫

圖片
2010年台東重要的觀光第一桶金就是它 台灣熱氣球打從2010年才牙牙學語到現在已經是火紅的觀光活動,但誰知道它的起心動念緣由則是來自於天時地利。 2010年台東拿到三個重要的比賽,就是交通部觀光署「國際魅力據點」(現在的鐵花新商圈)、文化部(當年是文建會)「百年國際地標」(現在的海濱公園國際地標)及國貿局「地方會展產業補助」是台東觀光得以在短時間被看見的重要的三個比賽、這三桶金如久旱甘霖,尤其當年台東還在莫拉克風災受創的影響中,知本的金帥飯店倒塌透過媒體數百次的影像傳播,讓觀光業更是雪上加霜。而這三項比賽在當時成為台東很重要的機會。  財政狀況好的縣市政府不知道比賽的好處,因為覺得比賽太麻煩,但像台東這樣財務狀況不佳的縣市,比賽其實也成為翻轉之路;很多人對台灣中央預算編列不清楚,除了所謂統籌分配款是死預算(當年因為旅客來台東旅行是縣民的幾十倍,我還曾為此跟當年國發會副主委議論一番,因為重大建設是以戶籍人口評估而不參考移動人口,這也是為何台東鐵路電氣化相較西部足足慢了36年。台東縱使有許多觀光移動人口也未能為此加分。),在 中央集錢 下,還有一筆中央視為給地方「紅包」的補助款,有些補助款依各縣市財力而分級要有地方配合款,但以台東當年的貧窮程度,連這樣的補助常因無法負擔「自備款」也不敢要;再來就是比賽,所謂比賽就是可以讓配合款降低的方式之一。 但要參加比賽還要得獎,比賽內容就十分重要,有些縣市有長年合作的規劃單位,也有能力找出第一桶金發包找人寫計畫參加比賽,但在當年,我們既沒時間也沒錢,沒時間是因為我1月報到,4月就要交稿,若還要找預算請人代筆,可能要經議會准予動支和上網公告,或是找過往合作熟識的規劃公司先代筆,但是代筆就一定會成功嗎? 在不想把可能性交在別人手上及我初任公務員時因社會系但曾在處長不以所學而對我的工作設限下,曾交付我國家公園遊憩區細部計畫和國家公園通盤檢討等自撰業務,當年的信心來自多年在國公園的實地踏查經驗,有自信自己比偶爾接委託案的專家教授們更了解我們自己的「靈魂」,也許不是科班但卻了解自己有什麼及可以做什麼!就在這時間及金錢不允許下,我選擇自己寫,在書中我提到當年代理黃展富處長提供我珍貴的人事資料,當我從處內同仁、甚至是替代役挑選了幾位具專長的同仁,開啟了我們自己撰寫的熬夜之路,而且還因台灣好基金會在前一年拿到國際光點計畫且其中一個光點就...

夢想的到就做得到-從零經驗到熱氣球起飛的故事分享系列-只有台東可以飛

圖片
  台灣熱氣球只有台東可以飛翔空中,你知道它的故事嗎? 這是一本於2025年4月24日出版的新書,內容主要談起台灣熱氣球的故事,故事聚焦在2010年至2014年間,為何聚焦於此,因為這是熱氣球在台灣從無到有最重要的年代,也是作者以當事人現身說法,有人說像是小說,但這個小說沒有壞人,只有一群圓夢的人,而這群人不管是一開始或是陸續才加入,都在台灣熱氣球故事上扮演了直接或是間接催生的角色。 有人說,熱氣球不就是在空中飛嗎?熱氣球不是就在台灣各地看得到嗎?但是,你知道2010年以前熱氣球只能在國外或是電視 、網路看到,當年 還不存在台灣,台灣各地所看到的熱氣球只能固著在原地,而且場地太小,你只看到彩色的 「類雲梯 」嗎?全台灣只有在台東才能看到它在縱谷間平行或上下移動,俯瞰縱谷之美嗎? 而最近的稻子成熟了,你知道它與熱氣球相映的畫面如何呢?而這畫面,只有台東限定。 而這個故事就在這本書裡,或是讓我分篇章分享給你。 為何台東熱氣球活動最吸引人,因為鹿野高台場地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