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18, 2025的文章

話旅行—旅行,是對未知世界的摸索

圖片
旅行,是對未知世界的摸索 踏出第一步「花錢花時間 」 不知道您是幾年級生,身為五年級生的我,因為年紀之故,旅行年齡算是很長,但從人生起算旅行起步卻不算早。職涯大部分跟觀光有關,所以依我自己的理論,旅行是一種經濟產物,算是自己的經濟指標;一開始的旅行是學校的畢業旅行或是校外教學,小時候因居住在北投,只是偶爾由北投上陽明山一日健行,當時不算是旅行,高中時代最夯的就是暑假的中橫健行或是暑假戰鬥營,當時只是名額少很難抽,應該算不得旅行,真正的旅行應該是大學開學前一周和同學搭著公 車 到台灣各地旅行,那時候還沒出國旅行,都在台灣各角落,不管是墾丁 、 台南 、 杉林溪 、 宜蘭中橫或台灣其他各地。經此回顧,那時候若不是學校的暑假山地服務曾到花東部落,也沒機會去花東旅行,而真正的出國旅行則是畢業工作5年、三十歲以後才有第一次的出國旅行。就如同我所說,旅行就像自己的生活經濟指標,有點小餘力才把薪水拿出來當旅費,而隨著第一次出國之後,大概那時候開始每年把自己的薪水的消費挪出來當旅費,所以,我自己戲稱,我的旅行每年都有預算編列。旅行的第一步就是願意「花錢花時間」。     旅行,會上癮 旅行會不會上癮?對我來說已經成為每年的生活必需品,一則工作放鬆,一則工作充電。而我的旅行,95%以上都是自由行,因為自由行,旅行記憶相對深刻,尤其在電腦化之前,每次旅行的晚上養成了寫旅遊日記的習慣,筆電普及化就以電腦紀錄,而有網路之後,社群媒體也成為另一種旅行日記,甚至在發現所謂的旅遊網紅的旅遊資訊不真實時,自己也在四年前成為旅遊地圖貢獻者,將正確的資訊分享給即將旅遊者。旅行,對我而言因為每次的旅行都是自己規劃的行程也有旅遊日記,每次的旅行記憶很深刻,更會上癮。   旅行的距離跟你的交通工具有關 國內旅行除了開車之外,我習慣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旅行。大台北地區是台灣交通最便捷的城市,近山近海如同台灣的觀光縮影,從小在北投長大,我的旅行區域是陽明山及北投的郊山,只要不趕時間,很喜歡北投丹鳳山到軍艦岩這條登山步道,陽明山國家公園近年有許多屬於台北大縱走的路線,由北投上山更可避開假日士林仰德大道的車潮;至於台北東區,除了逛街購物,市區大安森林公園的春天繁花盛開,我也喜歡象山的四獸山步道,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觀賞台北東區含101夜景的最棒的視角,連士林除了近年的士林官邸,圓山...

搭著火車在奧地利旅行

圖片
海外旅行,交通工具的選擇很重要,不租車就善用大眾運輸工具,在歐洲搭火車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旅行選擇,尤其在2023年5月奧地利不承認台灣駕照,無法租車,搭火車旅行就成為必要的選擇。 奧地利的火車旅行:2023年在9月初就來了一場50年來的暴雨雪,重創多瑙河畔的奧匈兩國的火車軌道,尤其是維也納至薩爾斯堡之間的火車班次大受影響幾個月,不能租車就得成為火車重度使用者,因為這個交通變化班次大亂,反而讓我這次的火車使用應變功力大增,練就了見招拆招的能力,日後在歐洲搭火車自由行應該更能如魚得水。 奧地利的火車交通公司 ,有奧地利國鐵ÖBB及私鐵Westbahn這兩家鐵路公司,Westbahn行駛路線主要在維也納到薩爾斯堡;茵斯布魯克到德國慕尼黑。以前奧地利私鐡的退票機制很友善,沒有退票手續費,但可能太多人臨時退票,現在退票手續費每張都有最低收費.只是它跟國鐵不同的是「訂票就有座位,不需另付訂位費」,這次因為維也納至薩爾斯堡的交通受阻它也受影響,加上我的行程,就沒有搭私鐵,全是採用國鐵;另外特別的是,其中一天為了參加一年一度慕尼黑啤酒節,發現由奧地利薩爾斯堡到慕尼黑也適用德鐵的一日邦票(若熱血一點,連國王湖也適用,看看要不要一日趕行程,我們為了悠閒就只是薩爾斯堡到慕尼黑一日遊),相對線上買票便宜又不受訂票班次影響,就只有這一段是透過德鐵DB訂票系統訂票。 早鳥優惠,有機會訂到比二等艙便宜的一等艙票 善用奧地利國鐵ÖBB APP,只要最新交通資訊會寄郵件或是APP就有告知最新訊息,遇到修路或這次9月初雪影響交通,奧地利國鐵電郵的通知常讓很多人慌張,以為要提前退換票,其是是為了讓你了解最新班表及提早擬替代班次,不必退換票,憑原來車票不需另外買票就直接依艙等上車;但若已花了訂位費,建議前一天到櫃台看看能不能依自己想改的班次找到位子,櫃台會另印一份詳細班次及座位表給你,或在APP直接改訂位也可以。 尖峰訂位,離峰可以選自由座 :網路訂位時每人需另付3歐元訂位費,我通常會看那時段是不是尖峰才決定要不要多花訂位費,尤其若訂到划算的一等艙我可能更放心,除了尖峰及長程才花訂位費,否則一等艙通常較少人買,自由座的機會較多;避免自己的行程變更,會在購票提醒是否保險,可全額退費,這是我個人自行考量。 自由座與訂位座: 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你先在月台找車班停靠位置,依車廂數不同會在電子看板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