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奧克蘭好生活系列—初來乍到,有陽光就好
奧克蘭好生活—初來乍到 2004年5月因工作原因,由台灣到紐西蘭奧克蘭工作報到,當年台灣5月已經有30幾度的高温,一到奧克蘭沒想到南半球的季節跟台灣相反,已經進入秋末,室外温度是10幾度,可能是體感温度及心理感受的落差,初到紐西蘭每天都覺得好冷,沒有陽光的時候感覺更強烈;當時台灣的家當還沒有運到,前位同事幫我安排帶廚房的Motel,業務交接大約一週,每天也多虧他接送上下班,他離開前就把車鑰匙交給我,紐西蘭是右駕,若有人對奧克蘭熟悉,就知道駕駛座跟台灣不同,以及奧克蘭地形高低差很大(當年還沒去過美國舊金山,有人形容市中心很像舊金山地形高高低低),道路剛剛好,而我又像「小孩開大車」,當年交給我的車Toyota Avalon的車,台灣沒看過這種車型,再加上我的身高,形容是小孩開大車不為過,而且我們的月租車位要開到11樓以上,剛剛好的路幅、剛剛好的停車坡道、陌生的環境、車上無導航,坦白說,連我自己都訝異沒人載我的時候,還能開到上班地點又把車停到規定的車位,我只知道跟爬山一樣,方向對了總有出路,我就看著奧克蘭的天空塔Skytower往前行。至於剛剛好的坡道,「小心、注意」就可以了,公務車雖然有保險,但何必「出險」呢?保險是拿來小心,不是拿來理賠。就這樣,我每天以不同道路上班及往返旅館之間;能夠拿到鑰匙馬上上路,應該是拜在國家公園工作,自用車是手排且開山路養成的「膽量」,不適用每位初來乍到的人。 奧克蘭好生活—有陽光就好 來到新國度上班也是生活,找房子是安定第一步,屬於優先事項。雖然有許多熱心僑胞提供區域建議,我的同仁有人就直接租在市中心走路上班,極為方便,生活機能也很好,但是我想來到這個羊比人多的國度,不住House豈不是太可惜?反正家當還沒運到,我就利用工作空檔慢慢找房子;而我也沒有小孩就學問題,學區就不是我的考慮因素,只要「感覺」好就可以(回想一下,我還蠻常靠直覺決定生活事務);紐西蘭租房子除了友人介紹,當年報紙廣告也是主要的資訊來源;我當年主要是以紐西蘭先驅報的廣告成為我租房子的資料來源;但因初來乍到就冷到,我不管學區,但很在意有沒有暖氣空調系統,沒想到一直找不到有暖氣的房源,一直到有一個視野極佳(當時沒選區,但發現竟然還是不錯的區位。)我十分滿意的房子,我問房東有沒有暖氣?她竟然回答,「我們有陽光」!對她而言,暖氣那有必要,有陽光就可以了,因為看了很多房子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