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行-塔塔加三連峰
塔塔加三連峰,指玉山登山口、麟趾山及鹿林山,是一條可及性高又平緩的登山健行步道,更可以做為登玉山前的高度適應和暖身行;也是我玉山單攻前一天暖身行。
三連峰就在新中橫公路塔塔加地區,行經新中橫公路若只是在公路兩邊的塔塔加夫妻神木、石山觀賞台灣獼猴、或是觀景台眺望遠山就太可惜;相對地,攀玉山的山友若是為了節省休假時間,只是一心一意的玉山攻頂而忽略週邊健行步道也太可惜;畢竟這個區域若是你住家附近的後花園,既然來了,何不把行程納入呢?
說真的,這幾條步道CP值很高,若能將鹿林前山、鹿林山莊、大鐵杉、東埔大草原等步道納入,可以成為環狀步道,15公里的步道舒服又過癮,若沒那麼多時間都可以分區健行。春天還有高山杜鵑迎接你、六月排雲管制站登山服務中心的法國菊也可以展歡顏。夏天在這2600公尺左右的步道健行,更是避暑又健康的好選擇。
鹿林山、麟趾山、玉山登山口三連峰—通往鹿林山的步道可以由台18線106.1K鹿林山登山口(鹿林小徑)、鹿林小屋或麟趾山鞍部進入。我們由鹿林小屋(玉山國家公園研究站,有廁所及飲水機)出發,一開始是上坡,在空氣稀薄的山區,只要遇到上坡會較喘,所以起步健行呼吸急促很正常,也別太焦急,步道在玉山國家公園細心維護下,步道狀況很好,路迹也很明顯,鹿林山步道全長約1.1公里,大部分都是林下步道,夏天格外有感,地面由箭竹葉及松針所舖成的地毯,在林下探索耐蔭植物,兩旁則有臺灣紅榨槭、二葉松、臺灣鵝掌柴、塔山櫻等木本植物,為小徑妝點四時的變化。小徑行約700公尺後即可抵達海拔2,845公尺的鹿林山頂。健行當天因為大雨及冰雹剛過,部分針毯舖面冰雹猶如白雪覆蓋,水塘的水較滿,山林與白雲藍天相映,格外美麗。
越過鹿林山頂續行麟趾山鞍部往麟趾山頂步道,麟趾山舊名大竹山,國家公園成立易名為麟趾山,海拔高度2,854公尺,入口在大鐵杉(有公廁)或玉山登山口,是觀望玉山主峰的最佳視野之一;麟趾山步道還可遠眺阿里山山脈、沙里仙溪河谷、東埔山、塔塔加遊客中心、鹿林山...等,在9月、10月中旬也是觀賞赤腹鷹及灰面鵟鷹大軍遷徒的景點。與鹿林山相較,麟趾山的視野更佳,更開闊。
麟趾山往玉山登山口1公里,是下坡路段,若你跟我一樣會有登山玉山行程,這條路就可省略,改回走大鐵杉;玉山登山口是玉山必經之地,除了登玉山者必拍的意象外,週邊就像戶外展示館,有玉山群峰的意象及海拔高度。大部分登玉山者,都是由排雲管制站搭接駁車經楠溪林道前來玉山登山口。而楠溪林道和玉山林道間的景點就是大鐵杉,所以都是相連通的步道。傍晚的大鐵杉已經沒有人潮,格外清靜,樹齡600多歲的大鐵杉,海拔約2,740公尺,樹形像巨大綠傘般,高聳入天,樹上松蘿、苔蘚、蕨類等植物附生於上,甚至昆欄樹、玉山杜鵑及二葉松等木本植物種子,也能在此生長。
東埔大草原步道—除了三連峰,東埔大草原步道入口在塔加遊客中心文學廣場旁,步道長1.1公里,因高山海拔、氣壓關係,一開始上坡會有呼吸適應問題,你若感覺比平地走路健行容易喘是很正常的,30多年前為步道命名時,四周皆為火災後的箭竹草原景觀,但經過數十年的生態演替,步道兩旁已成為以松林及箭竹為主的森林景觀,樹蔭遮蔽步道,針葉就像地毯,走起來很舒服,入口走沒多久坡度較緩,出口接玉山林道,可抵大鐵杉、玉山登山口、鹿林山及麟趾山三連峰等登山步道。
鹿林山莊—前身是登玉山前宿泊點;由大鐵杉回到鹿林小屋會經過鹿林山莊,鹿林山莊建於1934年,是早年攀登玉山的重要過夜據點,當時登山會由新高口步行1天到這裡過夜,隔天再由這裡出發往玉山前進,當時可容納百人住宿。但隨著歲月流轉,山莊破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1986年依原樣重修為現在的樣貌,目前並沒有對外開放,周邊環境清幽,夏季毛地黃盛開,又有不同的季節風貌;這裡的晚霞視野也很美,算是此行找到一天中最好的時段,看到最好的美景。
排雲登山服務中心的法國菊—登玉山除了要上網先申請入山許可,這裡是入山報到及接駁的地方,服務中心內有公廁、飲水機及解說展示等服務設施,建議預留時間在這裡停留,尤其6月下旬到7月的法國菊盛開,又是另一個季節限定的美麗晝面。
關於盛開的法國菊背後有一個美麗傳說,據說是一位法國傳教士看到顏色單調的箭竹林,於是灑了法國菊種子(另一傳說是法國籍傳教士與布農女子依依不捨之情,而在八通關沿線灑下法國菊種子),它在此適應良好,就成就了現在夏季限定的另一個美麗畫面。
服務中心配合山友早上6:30就開始服務,接駁車也是同步服務,每15-20分鐘就有接駁車,過了接駁時段也可以電話聯絡接駁。若你上山時間不是在服務時段就得自行走2.4公里到登山口,第二報到點在排雲山莊,會有保育巡查員查驗證件。
公路景點
塔塔加夫妻神木—原本兩棵紅檜神木像夫妻一樣矗立在新中横公路旁,但在1963年的森林大火及1996年雷擊,讓它們空心屹立,但2017年6月30日的豪雨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夫樹不支倒卧在側,現今就只能透過解說了解它們的過去與現在,公路的視野很好,但要注意路上轉彎處行車安全。
石山服務站與界址碑—石山服務站是過往伐木時代開闢鐵道上的加水站,現今是國家公園志工服勤基地。300公尺處是國家公園界址碑,有人行步道串連,這個區域的大明星是台灣獼猴,只要有食物或塑膠袋,它們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搶食,除了不餵食,切記不外露;我有被搶的親身經歷;另外,6月底及7月服務站周圍的法國菊綻放,又是另一幅不同季節畫面,天晴時可以遠眺阿里山山脈,也有機會觀賞雲海。
新中横公路可以順遊的景點很多,如自忠管制站的特富野古道,公路可以看到嘉義及南投縣界,公路旁的巨木,以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石棹、奮起湖等地,更多旅遊資訊都可以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查詢,這裡應該是四季各有風情的旅行地。
留言
張貼留言